偽證罪,是指在刑事訴訟中,證人、鑒定人、記錄人和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(guān)系的情節(jié),故意作虛假證明、鑒定、記錄、翻譯,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行為。
偽證罪怎么辦?家屬應(yīng)當做什么?
首先當事人涉嫌刑事犯罪被就留失去自由,對法律不了解不知道如何錄制口供,擔心被刑訊逼供,無法保證自己的權(quán)益,這時家人擔心但又知道怎么辦?需要及時聘請偽證罪律師,通過會見當事人了解案情,進行分析,搜集證據(jù),為當事人申請取保候?qū)?,爭取做無罪、罪輕以及爭取緩刑等有效辯護。
偽證罪認定:
(一)本罪與非罪的界限
對于鑒定人、記錄人、翻譯人工作不負責任,疏忽大意,或者業(yè)務(wù)水平有限而提供不正確的鑒定、記錄、翻譯的 ; 以及由于對于案件真實情況一知半解,認識不準確,或者道聽途說而傳聞作證,從而提供了虛假證明的,因不具備偽證的主觀故意,不構(gòu)成偽證罪。
對于雖有偽證行為,但情節(jié)顯著輕微,危害不大的,不應(yīng)認定為犯罪。依照最高人甩檢察院 1989 年 1I 月 30 日印發(fā)的《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權(quán)利、人身權(quán)利和瀆職案件立案標準的規(guī)定》,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應(yīng)以偽證罪立案追究刑事責任:
(1) 偽證行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處罰或者輕罪重判的;
(2) 偽證行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處罰或者重罪輕判的;
(3) 偽證行為造成冤、假、錯案的。
(4)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(wù)之便,為經(jīng)濟犯罪分子銷毀罪證或得制造偽證的;
(5) 出于偽證行為致使他人自殺或精神失常的;
(6) 偽證行為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。
(二)本罪與誣告陷害罪的界限
(1) 前者的主體是特殊主體 ; 而后者的主體是一般主體。
(2) 前者的行為是在偵查、審判中發(fā)生的 ; 后者的行為是立案偵查之前實施的,并且是引起案件偵查的原因。
(3) 前者是通過作虛假證明、鑒定、記錄、翻譯等手段實現(xiàn)的 ; 后者則是作虛假的告發(fā)。
(4) 前者只是在個別與案件有重要關(guān)系的情節(jié)上,提供偽證 ; 而后者則是捏造了整個犯罪事實。
(5) 前者的目的可能有兩種 : 既可以是陷害他人,也可以是包庇罪犯 ; 而后者的目的只能是陷害他人,使無罪者受到刑事處分。
(三)本罪與包庇罪、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界限
這三種犯罪的行為人,睚作虛假證明,為犯罪分子隱匿罪證方面極為相似,目的都是包庇罪犯。其區(qū)別主要在于 :
(1) 主體要件不同。偽證罪是特殊主體 ; 后兩種包庇犯罪是一般主體。
(2) 實施犯罪的時間不同,偽證罪只能在偵查、審判階段實施;后兩罪則可以在犯罪分子被逮捕、關(guān)押前實施,也可以在被逮捕、判刑之后實施。
(3) 犯罪的內(nèi)容不同。偽證罪掩蓋的是與案件有重要關(guān)系的犯罪情節(jié) ; 后兩罪所掩蓋的可以是全部罪行或者重要犯罪事實。
(4) 包庇對象的情況不同。
偽證罪包庇的是在偵查、審判中,未被逮捕或者未被判決的未決犯罪嫌疑人 ; 后兩罪所包庇的可以是未決犯罪嫌疑人,也可以是已決犯人,或者是服刑中逃跑的犯罪分子。
偽證罪量刑標準:
犯本罪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; 情節(jié)嚴重的,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偽證罪立案標準:
1、偽證行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處罰或者輕罪重判的;
2、偽證行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處罰或者重罪輕判的;
3、偽證行為造成冤、假、錯案的;
4、由于偽證行為,致使他人自殺或者精神失常的;
5、偽證行為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。
偽證罪辯護律師收費如下:
刑事案件按照案件的具體情況及律師的具體情況進行收費,詳情請咨詢網(wǎng)站客服。
偽證罪辦案流程:
公安機關(guān)查明案情后,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?qū)?、拘留、監(jiān)視居住等強制措施,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,將案件移送人民法院。人民法院經(jīng)審理,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刑罰。最后,將犯罪嫌疑人送交監(jiān)獄執(zhí)行刑罰。